A678型水轮机增效扩容改造方案研究 |
王鑫1,2,田娅娟1,2,吕建平3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100038;2.北京中水科水电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市
100038;3.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
|
摘 要:A678型水轮机原为20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GE Canada)为二滩水电站研制的F497型水轮机,经国内科研机构二次试验验证后定型为A678,后期在国内部分水电站得到推广应用。针对某水电站现役A678型机组,因电站参数变化产生的单机容量提升需求(目标增幅20%),采用选型分析结合数值模拟优化设计,最终确定JF2343A型水轮机为改造方案。通过对改造方案水轮机在当前运行条件下特征工况的参数分析,表明JF2343A型水轮机可以满足电站的增效扩容目标和安全可靠运行。图2幅,表4个。
关键词:混流式水轮机;A678型水轮机;增效扩容改造;选型设计;JF系列水轮机
蕉源水库二级电站扩容改造方案研究与分析 |
刘欢
(万安县水利局,江西 万安 343800)
|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蕉源水库二级电站作为万安县的重要电力供应设施,因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落后,存在发电效率低、事故频繁等问题,扩容改造十分必要。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地理位置、工程概况及存在的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设备落后、事故频繁且效益下降等问题,进而提出扩容改造方案,包括建筑物改造(新建压力钢管、厂房,维修改造原厂房,改造动力渠道和压力前池)和机电设备改造(扩容水轮发电机组、建简易开关站、更换老旧设备)。改造后,装机容量、保证出力、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等技术指标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自动化控制水平也得到提高。表3个。
关键词:水库;电站;扩容改造;现状分析;方案设计;技术指标;经济评价
小型水电站机组改造中的水轮机选型分析 |
商浩轩1,曹露露2
(1.江西胜邦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中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
摘 要:为提高老旧小型水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以某低水头电站改造为例,提出基于水头适应性、效率优先与空化性能的水轮机选型方法。通过比转速等关键参数计算,对比轴流转桨式与灯泡贯流式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并结合CFD模拟优化叶片型线及智能化设备升级(微机调速器、双通道励磁)提出增效改造路径。结果表明:灯泡贯流式机组在低水头(12.5m)条件下设计效率达92%,吸出高度+0.8m,年发电量提升6.3%,投资回收期缩短1.3a,单位千瓦投资降低5.2%。研究验证了灯泡贯流式机组在低水头电站的技术经济优势,并通过动态经济评价与智能化配套技术拓展了传统选型维度,为小型水电站增效扩容提供了可推广的选型框架与技术改造方案。表2个。
关键词:小型水电站;增效扩容;水轮机选型;技术原则;经济性评价
南岸水电站水力机械改造分析 |
张星华
(江西水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
摘 要:针对南岸水电站水力机械系统老化导致的效率衰减与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通过整合CFD流场优化、智能监控及高精度制造工艺,系统性升级了水轮机流道、调速系统、增速装置及辅助系统;具体措施包括设备选型优化、流道修复与密封升级、调速系统技术升级、增速装置性能提升、安装工艺与质量控制、水力过渡过程优化及运行监测与维护体系建立。结果显示:改造后,机组平均发电效率提高,年发电量超额完成设计预期值,振动幅值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表3个。
关键词:水电站;水力机械系统;改造方案;智能化改造;增效扩容;发电效率
斑竹水电站2号发电机技术改造与创新研究 |
丁达兵,周益峰,刘建,李群
(杭州杭发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51)
|
摘 要: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在中小型水电站应用广泛,但长期运行易出现定子绕组过热等问题。斑竹水电站1号机组因设计制造不足带病运行,通过更换定转子进行改造后温度达标,电站继而对2、3号机改造。鉴于2号机改造前定子温度高且上下游温差大,在沿用1号机部分改造方案基础上,提出优化通风散热措施,包括调整定子机座进风口面积、改进挡风结构等;改造后定子通风沟有效风量占比提高,温度达预期。同时,2号机润滑油由L—TSA
68与46混合使用优化为全46号,经计算可行且降温效果明显。改造后2号机定子温度稳定在95℃以下,出力提升15
kW,年发电效益显著。图1幅,表2个。
关键词: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技术改造;定子温升;通风优化;润滑油替代
基于装机容量优化的水电站增效扩容方案研究 |
明杰
(赣州市天鹰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
摘 要:随着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和水电事业发展,老旧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以江西省赣州市某水电站为例,针对其机组老化、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改造方案。研究方法包括水文水能条件分析、设备选型与采购能力评估及经济效益分析,依据这些因素确定了最优装机容量方案。具体方案为将一级厂房机组由630kW升级为800kW,二级厂房由500kW升级为630kW,并对辅助系统、电气与控制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后总装机容量提升至2860kW,设计年平均发电量达908万kW·h,较改造前提升约32%;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达13.8%,投资回收期7.6a,经济效益显著。表2个。
关键词:水电站;增效扩容;装机容量优化;设备选型与升级;经济效益分析 |